近日,内蒙古自治区“揭榜挂帅项目——十大孔兑风水复合侵蚀区泥沙阻控与近自然生态修复技术集成与示范研究”课题组在鄂尔多斯市罕台川支流郝家渠淤地坝示范工程坝址开展实地工作,标志着黄河流域生态治理迈入新阶段。
针对十大孔兑区域风水复合侵蚀严重、泥沙淤积等问题,课题组创新集成“近自然生态修复技术”,通过植被重建、土壤改良及生态坝体结构优化,构建水土保持综合体系。示范工程采用柔性拦沙坝、生态护坡等技术,结合本地植物群落恢复,旨在减少入黄泥沙、提升区域生态韧性。
项目负责人表示,该技术体系注重生态与工程协同,兼顾防洪减灾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为北方干旱区风水复合侵蚀治理提供“内蒙古方案”。工程建成后,预计将有效改善示范区内30平方公里生态质量,并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此次示范工程是内蒙古落实“揭榜挂帅”机制的重要实践,探索生态修复与乡村振兴协同路径,助力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